唐 永泰公主陰線仕女畫拓片。| 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以奚為例,武則天時期,契丹叛唐,奚也投奔突厥叛唐。至開元三年(715),奚向唐請降,次年,唐玄宗便詔令固安郡主出嫁奚。固安郡主在出嫁前被封為固安公主,這是唐以和親的方式對奚族部落的安撫和拉攏。
至開元十年(722),唐玄宗又以東光公主出嫁奚,然而奚王李魯蘇在迎娶東光公主後,仍叛唐歸附突厥。
一直到開元十九年(731),唐出兵擊敗奚,奚才漸漸歸降,次年,唐準備大舉向奚出兵時,奚首領李詩鎖高率部落五千家歸順大唐。於是,唐玄宗封李詩鎖高為奚王,拜他為左羽林軍大將軍、歸義州都督,「賜帛十萬」,並把他的部落移到幽州邊界。
然而,李詩鎖高死,其子李延寵嗣位後,又和契丹聯合反唐,後在幽州張玄珪的圍困下降唐。唐玄宗為了安撫李延寵,拜他為饒樂都督,封為懷信王。天寶四載(745)三月十四日,唐玄宗又以宜芳公主出嫁李延寵。
據統計,唐玄宗在位時期共有十次和親,其中與契丹、奚和親就達七次。其次數之多,在唐代和親史上是少有的。
從唐出嫁和親公主入奚,以及奚忽叛忽降的史實可以看出,奚並沒有因為和親公主而自此真心歸順大唐。而且,唐玄宗對契丹、奚的和親請求幾乎做到有求必應,甚至叛變後再降,都似乎不計前嫌地仍與他們和親。
也就是這種鬆散的和親政策,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契丹和奚對唐朝不穩定的隸屬關係。
靜樂公主和宜芳公主真實身份
天寶四載(745),為了鞏固與契丹、奚的關係,唐玄宗分別將靜樂公主和宜芳公主嫁給契丹首領李懷節和奚首領李延寵。儘管此前他們曾聯合叛唐,被擊敗後再次投降,但是唐仍賜以封號,並以公主和親之。
關於和親的靜樂公主和宜芳公主的身世其實存在一定爭議性。
靜樂公主的身份,史書中有三種說法,一是「外孫獨孤氏女」(《舊唐書》《玄宗紀》);二是唐玄宗的「外甥女」(《唐會要》卷6《和蕃公主傳》);三是唐玄宗「外孫女」。(《冊府元龜》卷979《外臣部》《資治通鑑》卷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