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相比於物質上的貧窮,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貧窮。
2022年,我的女兒出生,因為她是女孩,所以一個產後剛出月子,羸弱的新手媽媽,要遭受冷漠的對待,要遭受言語上的攻擊,被教唆和暗示著趕緊再生一個兒子。
同時,我自己也有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不是我勇氣的來源,不是我眼淚的收容所,而是默默認同著我的公婆,在我的傷口上撒鹽。
那段時間做過很多次女兒惡意被婆婆弄丟的噩夢。
我沒有多麼堅強,只是沒有去死罷了!
現在想來也不過是把痛哭的日子一天一天熬過去罷了。
累過,累到大喊大叫,對著不懂得表達的1歲小孩發瘋;
窮過,窮到再也不敢走進實體店去買漂亮的衣服。
絕大多數人都不想成為全職媽媽,不想被困在家裡。
但有些時候,你就是要從一堆糟糕的選擇裡面權衡利弊,選擇一個同樣糟糕的。
將近有兩年多的時間,我都特別內耗,活在各種憤憤不平裡面。
周圍都是冷漠或熱情卻幫不上忙的看客,別人看你的經歷與苦難都只能看到一個膚淺的表面,但具體的痛苦只有你自己才是一天一天熬過來的親歷者。
孟同學給的愛情拿得出手,一次又一次把我像落水狗一樣撈起來,一日一日消解著我的焦慮,陪我學著帶娃,成為很好的爸爸媽媽;
同樣,我也配得上這份深愛。
當我們組成一個家庭,成為命運共同體的時候,很多模式都試著被拆解,被重新構建。
我們似乎成為了一個最好的團隊,互相包容著彼此的弱項,也無條件付出著自己的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