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現代社會,誰還會為了事業這麼堅定呢?
大部分人怕是連工作和個人生活的平衡都做不到。
尤其在體育圈,類似陳若琳這樣的選擇性犧牲,真的是越來越少見。
但對於她來說,這條路早已沒有退路可走。
她不是在孤單地承受壓力,而是在用這種自我犧牲的方式為中國跳水隊鋪路。
她的目標不再是享樂,而是將這一切成就延續下去,直到全紅嬋站在巴黎奧運會的領獎台上。
說到這裡,或許有些人會想:陳若琳,真的該把青春全奉獻給跳水嗎?
她年紀也不小了,難道就沒有什麼屬於自己的幸福?
不!
她的幸福,是看到自己培養出來的選手創造輝煌。
這種將自己幸福與國家榮譽相掛鉤的舉動,或許無法讓每個人理解,但這就是她的定義:在全世界的舞台上看到那一個個年輕的身影,她就已經得到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