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改制的荒唐法令,對人們取名有一定的影響,但不大。古人起名都有此習慣,尤其是皇室。一是為了避諱先人,二是字少叫起來朗朗上口,可以顯示皇家的威嚴。
再者,古人除了名字,還有字和號。比如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在稱呼上,有時字和名混著叫,其實跟取了個雙字的名也沒多大區別。
從周朝開始流行單字名後,這個取名字的習慣流傳了上千年,絕非王莽改制的功勞,而是普遍的歷史現象。
胡漢雜居後取名有了變化
晉朝建立後,胡人入中原與漢人混居,人的名字也漸漸偏向雙字。看晉朝的皇帝司馬德宗、司馬德文就知道,名字文化發生了改變。
十六國的皇帝來自各個民族,前涼也出現了三個字名字的皇帝,如張重華、張天錫等。
隋文帝統一天下後,名字文化的改變更大,李淵的兒子們個個都是雙字名。宋朝、明朝、清朝的名字,更加放開了,似乎再沒人遵守周朝取名的傳統規矩。
到了明朝,朱家人除了朱標和朱棣,起名全是三個字。清朝的漢人起名就更隨意了,比如張廷玉、劉統勛、李鴻章、曾國藩等等。
所以,三國的人物名字都是兩個字,只是因為秦漢文化的延續,一旦和少數民族的通了婚,一起居住過,以前刻板的禮法文化便去掉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