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魏、梁與侯景
蕭衍的恩情
蕭衍為什麼非要接收一個國內外都看不上,且恨之入骨的侯景呢,他自有打算,只是蕭衍的如意算盤打得實在是太過於粗糙了,在忠誠與能力之間,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一個有才無德的人比一個有德無才的人更令人恐懼。
這也怪不得蕭衍,自蕭衍篡齊以來,兩次大規模的北伐,一次意外性的陳慶之北伐,三戰三敗,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兵員數量上,南朝都實現了對北方的壓制,卻屢屢失敗,歸根揭底還是人才的問題,蕭衍時代的南朝,除了陳慶之,幾乎沒有善於進攻的將領。
侯景恰恰是一個非常善於進攻,且跟宇文泰進行過多次會戰的名將,他太需要侯景了,他更需要侯景來做他的政治攻勢,瓦解北方敵對勢力內部的關係網,收攬人才,一個沒有任何貢獻,還害死數萬兵馬的侯景都被蕭衍特例封為南豫州牧了,更何況其他人來投呢。
不過,蕭衍的一片好心都被當成驢肝肺了,侯景進入南朝第一件事情就是將韋睿的兒子韋黯轟下台,搶奪了壽陽的軍政大權,蕭衍對此不但不生氣,反而持續援助身在壽陽的侯景,軍用物資、兵員裝備,有求必應。
蕭衍的恩情
侯景的試探
從來沒有受到過這麼好待遇的侯景為何要反蕭衍呢?
這是高澄的一次意外收穫,寒山之戰,慕容紹宗捕獲了梁軍統帥、蕭衍的侄子蕭淵明,這是一個沒什麼用處的廢物,高澄不願意好酒好肉的養著他。此時高澄的主要對手是西邊的宇文泰,為了與梁國修好,他將蕭淵明送回,締結友好條約。
蕭衍當然高興,沒有什麼比侄子的性命更重要的事情了,他立刻回信高澄,希望永結同好,可信沒到高澄手裡,半路上被侯景攔截了。
自從知道蕭淵明要回來的消息後,侯景就日夜懸著個心,生怕蕭衍與高澄和好,此刻證據確鑿,侯景便偽造了一封高澄的和書,內容是:以侯景與蕭淵明互換。
收到侯景偽造的和書後,蕭衍堅決同意,人才與侄子,蕭衍選擇後者。
蕭衍的自大
侯景生氣了,加緊準備造反的事宜,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侯景要造反了,只有一個人不信,他就是蕭衍。
「兵不過萬,馬僅數千,侯景拿什麼造反?我分分鐘弄死他。」
鄱陽王蕭范密報侯景要造反,並請命以合肥之兵急撲壽陽,蕭衍微微一笑,斥責蕭范心生妒忌,不能容人。
大將羊鴉仁被侯景拉攏,羊鴉仁不從,怒告蕭衍,直接被無視。
為了讓侯景相信他完全不受「奸臣」蠱惑,在侯景計劃謀反的期間,只要侯景有需求,蕭衍必定要滿足,他是想喂飽了侯景,然後送給高澄殺了嗎?
自大的蕭衍
蕭正德的愚蠢
侯景反了,他雖然只有壽陽一城,兵力更是少得可憐,但他在寒山之戰後也看明白了一件事情,梁軍外強中乾,兵員雖廣,將領卻個個膿包,無能兼任膽子小,不足為慮。
事情的發展跟侯景預料的一模一樣,蕭衍的侄子蕭正德第一時間成為侯景的座上賓,成為他最堅實的臥底;歷陽太守莊鐵直接投了,并力勸侯景突襲建康,有時候內鬼比外敵要可怕多了;羊侃請命增防採石城守備建康,蕭衍與朱異同時認為侯景不敢渡江,盲目的自信到底從哪裡來的呢;正常換防期間,採石守將王質沒等遲到的陳昕到來便擅自帶兵離開,留下了空虛的採石城。
圍困建康城
八千人,侯景便拿下了採石城,圍攻建康,蕭衍已經嚇得不願意接受事實了,慌裡慌張地將軍國大事全部甩給了太子蕭綱,此時城中唯一能夠重用的大將只有一人,羊侃。
如果將防備任務完全交給羊侃,建康城是可以等到各路勤王之師到來的,可蕭綱偏偏將重要的朱雀門留給了堂弟蕭正德,蕭正德早就私下裡跟侯景達成協議了,如今隊友就在門外,他根本按耐不住內心的火熱之情,朱雀門一開,侯景大軍進城。
蕭綱傻眼了,蕭衍早就懵了,皇宮中唯一清醒的只剩下羊侃一個人了,侯景抓到羊侃的兒子勸他投降,羊侃不為所動,可蕭衍的寵臣朱異坐不住了,帶著一千人就往外沖,先跑為上,結果成為了笑柄。
笑得最開心的當屬蕭正德了,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皇帝夢,為了感謝侯景幫助他登上皇位,蕭正德將他父親蕭宏一輩子收刮而來的財寶全部贈送給了侯景,以此為資本,侯景招募了近十萬人為己所用。
侯景的惡毒
此時,被封在外的蕭衍的子孫呢?在蕭綸的組織下,湘東王蕭繹、河東王蕭譽等人分別從駐地派遣軍士馳援建康,大將柳仲禮統一指揮被侯景擊敗,柳仲禮也被砍了一刀,從此以後他閉門造車,連從建康城中偷偷跑來求援的老爹都不見面了。
其他王爺呢,內訌了!十幾萬大軍圍困在建康城外,不思考著怎麼打進建康城,營救父兄,反而在城下勾心鬥角,自己人跟自己人鬥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