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雖然不大,但是它的作用可是很大,心臟主要功能是為血液流動提供動力,把血液運行至身體各個部位。想想看,如果心臟出了問題,血液不能及時送達頭部,結果會變成什麼樣子?
1.頭暈頭痛
許多心臟病的患者會有頭暈頭痛的表現,這是因為心臟出現異常之後,血液無法及時抵達頭部,頭部缺血缺氧,就會出現頭暈頭痛。
對於有心臟病的人,發生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更高。
2、牙痛
正如58歲的姚女士,出現牙痛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牙齒出了問題,但對於中老年人群,如果突然出現牙痛,一定要排除心臟問題。
有經驗的牙科醫生,通常會給患者先做一下心電圖,因為一旦是心源性牙痛,如果處理不及時,患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危險。
對於牙齒本身引起的牙痛,例如蛀牙、牙周炎、牙髓炎所致,雖然牙痛很厲害,但不至於短時間內讓患者有生命危險。
3.滿頭大汗
心臟不好的病人,一旦心臟病發作的時候,患者常常是滿頭大汗,例如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都會導致患者大汗淋漓。
心臟病之所以會引起滿頭大汗,是因為心臟引起的不適和精神緊張,造成交感神經異常活躍,進一步導致血液循環加快,可誘發汗、心跳加速等症狀。
4、咽痛
一年前曾經接診過一名喉嚨痛的患者,總是說自己有扁桃體炎,事實上,他的扁桃體一點問題都沒有,導致喉嚨痛的罪魁禍首,其實是急性心肌梗塞。
如前面所說,心臟上分布著豐富的神經系統,當心絞痛發作的時候,可以透過內臟神經系統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常見的有頸部、牙床、下顎、咽喉等,這種現象醫學上稱之為異位心絞痛,放射到咽部的時候,容易被誤診為咽炎或扁桃體炎。
5.嘴唇發紺
發紺又稱紫紺,是指當毛細血管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其濃度達到或超過5g/dl,可使皮膚、黏膜呈現青紫色,屬於一種症狀或體徵,唇、指(趾)、甲床等毛細血管豐富且表淺的部位比較明顯。
發紺的時候,很多人會先想到肺部疾病,的確,肺氣腫、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都會導致發紺。
但除了肺部疾病外,心臟疾病也會引起發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