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經濟寬裕時
很多人覺得有錢沒錢照樣養娃,可現實是,經濟壓力會悄悄消耗家庭的幸福感。
育兒成本可不算低,產檢、奶粉、尿不濕,再加上日後的教育開支,哪一樣都要花錢。
如果家裡經濟緊張,夫妻很容易為錢爭吵,連帶著對孩子的耐心也會變少。
表妹就常說,幸好孩子趕在房貸還清後出生。
現在她不用糾結選便宜的奶粉,也能放心請專業月嫂,甚至提前給孩子存了教育基金。
反觀小區里另一位寶媽,懷孕時正趕上老公創業失敗,家裡欠了不少債,她孕期天天愁眉苦臉,孩子出生後也總愛哭鬧,體檢時還比同齡娃瘦小。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孩子的安全感首先來自穩定的環境。
經濟寬裕了,父母不用為生計奔波,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陪伴孩子上。
帶娃去遊樂園、報興趣班、讀繪本,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卻能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和關注,成長路上自然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