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悟道:得病後天天躺棺材裡想生死,想通之後狂喜?

2025-02-02     花峰婉     反饋
2/3
頓悟後的王陽明,將自己的思想與《五經》的經典言論相結合,寫下了《五經臆說》。這一巨著中的主要理念包含了批駁「格物窮理」之誤,提出「心即理」的觀點,並主張「知行合一」。他認為每個人心中自有真理,只需向內探求,便可成聖。儘管當時的他對「知行合一」的解釋還不夠成熟,但他的心學理論已具雛形。

王陽明在之後的一生中,經歷了更多的磨礪,其心學思想也逐步完善。12年後,他通過參與平亂軍務,逆境中再次頓悟,確立了「致良知」理論。1527年,56歲的王陽明在天泉橋上再度悟道,提出了「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一思想成為心學的最終指引,並深遠影響了後世許多人。
奚芝厚 • 183K次觀看
舒黛葉 • 32K次觀看
奚芝厚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福寶寶 • 48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6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35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