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說:容易焦慮的人,都有一個不太健康的習慣

2025-03-19     溫澤峰     反饋
3/3
03. 如何防止過度思考

·很多時候,過度思考源於我們內心深處一些根深蒂固的不合理認知。比如,有些人持有 「災難化思維」,一旦遇到一點小挫折,就會立刻聯想到最糟糕的結果,像 「這次考試沒考好,我的人生就完了」。當我們察覺到自己陷入過度思考時,就要敏銳捕捉這些不合理認知。(你可以準備一個小本子,把當時腦海里閃過的想法記錄下來)

·當識別出不合理認知後,接下來就要思考這些想法是否有足夠的證據支撐。比如,覺得自己 「永遠做不好在人多的場合發言」,那就回顧過往經歷,也許曾經在班級小組討論中表達清晰,得到過老師認可;或者在公司內部小範圍分享時,也有不錯的反饋。通過這樣的方式,用發生過的事實來反駁不合理信念。同時,要學會轉換視角,從他人角度看問題。當你認為自己失敗透頂時,想想如果是朋友遇到同樣情況,你會怎麼安慰他,或許就能發現自己的認知有多片面。

·打破不合理認知後,要及時建立新的、合理的認知來替代。還是以公眾發言為例,把 「我永遠做不好公眾發言」 替換為 「雖然上次發言有些失誤,但每次經歷都是成長的機會,我可以總結經驗,下次做得更好」。

從行為主義心理學角度,通過不斷學習成長提升能力,每一次成功的經驗都能強化自信。同時,依據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的積極心理暗示理論,我們要多給自己積極心理暗示,關注自身優點和成就,從而增強自信心,勇敢應對挑戰。積極心理學能引導我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而不是陷入過度思考的泥沼。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有關於過度思考的深刻經歷或深刻感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讓我們一起交流探討,共同成長。
溫澤峰 • 861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徐程瀅 • 18K次觀看
徐程瀅 • 46K次觀看
徐程瀅 • 20K次觀看
徐程瀅 • 29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5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徐程瀅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16K次觀看
徐程瀅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33K次觀看
喬峰傳 • 27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溫澤峰 • 7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9K次觀看
尚娥媛 • 3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