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隱私權和距離空間
人是獨立的個體,不管是年紀小的嬰孩,還是上了歲數的老年人,每個人有清醒意識的時候,都渴望自由、獨立,有自己相對舒適的空間。
抱團養老是對自我空間的侵襲,當外來的個體進入這個共同生活的空間內,人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被冒犯、隱私權的侵襲和破壞。
心理學家發現,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即便是親密如愛人,雙方的社交距離也有45cm,一般的私人距離是45—120裡面之間,禮貌距離,也即社交距離要保持在1-4米之間。
再次,需要共同遵守規則
眾所周知,家其實應該是最放鬆、舒適的地方,是可以卸下偽裝的地方。
但是,抱團養老,卻是一種群居的生活,需要共同遵守一些規則,否則就沒辦法繼續下去。
這對於辛苦了一輩子的老年人來說,六十不惑、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在老年人之間再樹起各項條條框框,也未免過於苛責,本就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情。
網友對此議論不止
這種養老模式和生活方式,網友們也是對此熱議不斷、觀點不一。
有人認為,抱團養老就是一個違命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曾經網上就有徵集「抱團養老」的活動,短短几天近300個人報名,但是這種生活體驗也僅僅是維持了一周,就都不歡而散了。
有人說:現實生活並非如此,生活在一起的陌生人,興趣愛好不一樣,根本都玩不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