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積極樂觀,豁達洒脫。
詩歌、散文、書法、繪畫,他在流放途中留下了眾多千古名篇。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烏台詩案"驚動朝野,蘇軾的文學才華和政治抱負,始終光芒四射。
這位北宋文壇巨匠,以頑強的意志和旺盛的創造力,譜寫著波瀾壯闊的人生樂章。
艱難坎坷人生路
晚年的蘇軾,仍然不得安寧。
1079年,他再次被貶官,發配至密州、黃州、儋州等地。
蘇軾在《江城子》中寫道:"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喪妻之痛,家國之恨,交織成一曲哀婉的輓歌。
他曾坦言:"烏台詩案驚風雨,人世都看冷眼深。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仕途多舛,親故離散,這位文壇巨擘的晚年,充滿了孤寂和淒涼。
在流放期間,蘇軾雖然身處逆境,但他從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
他曾在《定風波》中寫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種曠達豁達的人生態度,讓他在艱難困苦中,依然保持著昂揚向上的精神。
對蘇軾來說,人生如夢,聚散無常。
但他始終以一顆淡泊明志的心,去面對命運的捉弄。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的這句詩,道出了他對人生的通透領悟。
無論是愛情的失而復得,還是仕途的坎坷沉浮,他已看淡世事滄桑,心無掛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