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功名之前,包拯娶了李氏過門侍奉公婆。但李氏沒有陪他兩年,就帶著遺憾去世了,甚至沒有給包家添個一男半女。
在那個注重子嗣傳承的封建年代,包拯的雙親又做主給為他迎娶了董氏做繼室。董氏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還陪嫁了一個丫鬟孫氏。
董氏和包拯成婚後孝敬公婆,敬愛丈夫,成為了包拯的賢內助,沒過多久她還給包家添了一兒一女。
中年得子的包拯很是高興,他給這個兒子取名為包繶,以身作則地教育著自己的孩子。
為了包家子弟能夠做好人,他還定下了「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的家規。
有了父親的言傳身教,包繶也成了廉潔自律的好官。這期間包繶娶了媳婦崔氏,婚後不久,崔氏為包家生下一名男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