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實力寵女,陪送嫁妝浩浩蕩蕩擺滿一條街,女兒卻用其做善事

2025-05-12     花峰婉     反饋
1/6
父親實力寵女,陪送嫁妝浩浩蕩蕩擺滿一條街,女兒卻用其做善事

女兒出嫁,陪送嫁妝的多少,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關乎面子問題。其中涉及到新娘娘家面子與新娘在婆家的地位。現在,這個面子已經由女方的嫁妝轉換為男方的彩禮。然而,在一百年前,很多家庭會因姑娘出嫁,變得一窮二白。他們有陪送八抬嫁妝的能力,偏偏要陪送十六抬,甚至三十二抬或更多。為了面子上的虛榮,只能東借西湊,求親告友,最後竟落得一身債務。殊不知,真正豪門嫁女的陪嫁是難以用金錢衡量的。江蘇巡撫陳啟泰之女陳征嫁袁世凱六子袁克桓,陪嫁是用一列火車裝載的;老北京當鋪劉家嫁姑娘,陪送的嫁妝之多,需要親家另建新房才能裝下;上海望族宋家嫁女,陪送的嫁妝浩浩蕩蕩占滿了一整條街。實力擺在那裡,面子不請自來。

1940年,袁克桓(後右)與夫人陳征(後左)、女兒袁家英合影

翻開上海的名人辭典與上海通志,經常會出現這幾個家族:馬家、朱家、宋家。其中,宋家興起最晚,但發展最快。這主要得益於一位叫宋書蓀的小伙子。因祖上是天主教徒,所以宋書蓀自幼在教堂里跟隨教父學習,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因精通法語,20歲那年,宋書蓀被教會推薦在法國洋行為生絲商擔任買辦。他也從寧波來到了大都市上海,主要是負責代理杭嘉湖地區絲繭收購出口業務,來往於上海和杭州、湖州收購生絲。憑著聰明的頭腦與經營手段,宋書蓀很快掌握了生絲貿易的渠道。有洋行的支持,又掌握了生絲貿易的渠道,這讓宋書蓀如魚得水。當時湖州地區的生絲貿易是中法貿易中最大的出口項目,而一切都掌握在宋書蓀的手裡。因此,當時湖州南潯一帶繭市已有「宋爺未到不開秤」的規矩。

民國上海

有藥都之稱的祁州,也曾有一個規矩「同仁堂樂家不到,不開市」。可見,當時宋家在生絲貿易上的地位媲美同仁堂樂家在藥市上的地位。此時的宋書蓀賺錢的速度已經無法計算,很快成為法租界華人中最富有的人。有了錢,購買地皮,做地產生意是商人的一貫作風。宋書蓀不僅在法租界購置大量土地,被人稱為「宋半界」,還開了很多醬園店。當時,上海萬字號的醬園店都與他有關係。
1/6
下一頁
奚芝厚 • 295K次觀看
舒黛葉 • 44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福寶寶 • 52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喬峰傳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38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