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是何意?

2025-09-04     花峰婉     反饋
1/4
「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是何意?

「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這句俗語源自明代佚名文人編纂的著名兒童啟蒙讀物《增廣賢文》。

這部以儒家思想為根基的書籍,將契合儒家理念的語句,從先賢的詩詞歌賦、歷史典籍、戲劇唱詞、筆記雜感等素材中摘抄整理出來,成書後進入學堂,被當作向少兒傳授知識的啟蒙教材。

慈不帶兵

「慈不帶兵」 里的 「慈」,意為仁慈。它表明,過於仁慈的將領並不適宜帶兵打仗。

古代戰事頻繁,眾多成年男子置身於刀光劍影之中。那些能在四處征戰的殘酷環境中倖存下來的人,都深刻體會過你死我活的慘烈。他們要麼自身武藝精湛、殺敵本領高強,要麼追隨了一位智勇雙全、軍事才能卓越的將領。

對於一支軍隊而言,將領是保持其狼性與血性的關鍵。將領猶如軍隊的大腦,不僅要具備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鐵面無私的性格特質,還需擁有不怒自威的氣質與威望,如此才能讓士兵們心服口服,對其命令言聽計從,進而使整個軍隊紀律嚴明。

倘若將領仁慈寬厚,士兵犯錯時不忍心懲處,面對敵人進犯又不願採用殘酷手段迎擊,長此以往,軍隊必將軍紀渙散,將領也會失去威望,根本無法帶好兵。正如俗語所說:「一頭狼帶領的一群羊能打敗一隻羊帶領的一群狼。」 這充分凸顯了頭領的重要性。

義不養財

「義不養財」 指的是,若一個人太過講義氣,便難以積聚錢財。即便賺了錢,因其抹不開情面,也會如流水般將錢財散盡,即便起初擁有金山銀山,最終也會流失乾淨。
1/4
下一頁
呂純弘 • 143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2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8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