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都是一覺到天亮,為啥中國古代人要睡兩覺?是怎麼睡的?

2025-10-30     花峰婉     反饋
1/3
現代人都是一覺到天亮,為啥中國古代人要睡兩覺?是怎麼睡的?

咱們現代人能一覺睡到大天亮,舒舒服服,可你知道嗎,古人那會兒可不是只睡一覺,而是非得折騰兩回,他們半夜醒來不困嗎?

想像一下,千年以前的古人根本沒啥有意思的夜生活,沒電燈沒手機,躺床眯一覺,半夜突然醒了,點個油燈嘮嘮嗑、讀讀書,或者工作一會兒,過一兩個時辰再接著睡。為啥古人睡覺這麼「費勁」,睡覺還得分段睡?

其實中國古代人睡兩覺的習慣,不是啥稀罕事兒,歷史學家研究《漢書》、《夢溪筆談》等史料,發現那會兒的古人,日子過得跟太陽轉:天黑了就睡,睡到半夜自然醒,這叫「初覺」;醒來後不閒著,點個燈油,干點輕省活兒,比如讀書人挑燈夜讀《詩經》,莊稼漢起來喂喂牲口,或者一家人圍爐子嘮家常。

等折騰夠了,再睡個「回籠覺」到天亮。這種睡法,學名叫「分段睡眠」或「雙相睡眠」,不光中國有,中世紀歐洲也這樣。為啥非得分兩回?簡單說沒電燈啊!天一黑,黑黢黢的啥也幹不了,人體生物鐘就順著自然光走。

科學研究說了,人類睡眠本就不是鐵板一塊,睡眠專家Roger Ekirch在《在一天結束》這本書里,研究許多歷史記錄,證明工業革命前,全球好多地方的人都這麼睡。

咱中國古人也一樣,明朝那會兒的筆記小說里,常提「夜半讀書」或「子時醒轉」,聽著怪新鮮的,可那會兒人覺得挺正常。

那麼古人半夜醒來幹啥?可不是瞎折騰,人家有講究。黑燈瞎火的,點個油燈費勁,但這點時間金貴著呢。讀書人趁機背背書,寫寫詩,像唐朝詩人白居易,日記里就寫過「夜半挑燈」的閒情;普通老百姓呢,可能起來看看火爐、喂喂雞鴨,或者跟老伴兒嘮嘮村裡新鮮事兒。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112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